首页

女王脚奴

时间:2025-05-30 04:22:10 作者:“雪龙2”号凯旋!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 浏览量:52024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5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

  考察亮点

  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我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累计完成4条断面共计24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3个新发现

  本航次主要有3个方面的新发现:

  在水体结构方面,秋季罗斯海水体分层明显,水下150米以内水体混合均匀,但位于混合层以下的变性绕极深层水可入侵到南纬75°区域,而冰间湖200-400米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冰架过冷却水。

  在低营养级生物方面,罗斯海区域初级生产过程不活跃,但冰间湖0-200米水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并在调查海域500-2000米的深层发现有浮游动物越冬类群。

  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鹱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

  此次考察还联合英、美、澳、新(西兰)、挪、韩、泰、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为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迈出了坚实一步。

  本航次“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和罗斯海持续开展调查研究,顺利完成海洋中上层关键物种营养级结构调查、锚定潜标收放等任务,并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

  “雪龙2”号完成的考察任务是我国极地考察单船考察历时最长的一次,进一步推动了极地领域科研和后勤保障的国际合作,探索了开展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综合调查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化了国际社会对于南极秋季弱光-黑暗环境下生态系统环境适应以及关键生物类群生存策略的认知,为我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南极海洋生态保护与国际治理提供了有效科学支撑。

  (总台央视记者 李啸虎 范珊珊)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河南现10级大风树被连根拔起,农户:麦田倒伏严重

在当地支持下,新光维顺利度过了孵化期,如今已经成长为独角兽企业,产品也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认可。在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政府也给予了全方位的帮助。

多家科技企业机构加入《人本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

1988年,刚下岗的史占花在化德县高炉社区工作。在一次例行人口普查时,她了解到小小一个社区竟有约90名残疾人。因为残疾,他们大多不善于融入社会,生活贫苦而艰辛。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部署做好寒潮雨雪天气应对工作

在强化政策支持方面,琶洲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市海珠区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的大模型企业提供每年最高100万元租金补贴,大模型企业入驻示范空间,还能在相关政策上享受相应支持。

工资“秒到”钱包 重庆探索数字人民币发放农民工工资

2023年8月,官方通报孙志刚被查。外界注意到,他是中共二十大后落马的首个省委原书记。今年2月,官方通报其被开除党籍。他被指“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力,阳奉阴违,搞‘七个有之’,任人唯亲,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在干部考察中搞非组织活动,对抗组织审查”。

吴小龙强调,当前北江流域全线处于退水阶段,水势逐步趋于平稳,但部分河道仍在超警,堤防、部分水库长时间高水位运行,巡查防守压力大。同时,前期暴雨落区土壤水量趋于饱和、江河底水较高,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风险趋高,防汛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